去年因為工作變得比較繁重,所以電影看的不多,不過這樣反而可以寫得比較詳細。為了篇幅,就簡單分成真人電影與動畫電影兩篇,這篇就記錄真人電影的部份。去年最喜歡的電影就是《沙丘:第二部》了,去二刷的時候還選了 IMAX 的版本,對於太空科幻的題材真的愛不釋手啊。

沙丘:第二部

dune-part-2-poster

被哈肯能家族襲擊,失去駐地與家人的保羅.亞崔迪加入史帝加帶領的弗瑞曼人部族後,開始集結弗瑞曼人組織對抗哈肯能家族的行動。同時保羅的母親潔西嘉女士,也利用貝尼.潔瑟睿德姐妹會事先散佈的預言以及弗瑞曼人的信仰,將保羅塑造成救世主,以獲取弗瑞曼人的支持。而哈肯能家族在奪回厄拉科斯的主導權後,繼續以往的香料採收事業,但弗瑞曼人則利用遊擊戰術破壞哈肯能人的設備以干擾採收。哈肯能男派出心狠手辣的侄子菲得.羅薩,前往厄拉科斯剷除弗瑞曼人。

我很喜歡太空科幻中,用宗教、文化、儀式、服裝來帶出一個種族或勢力的個性與特色。像是哈肯能家族的母星羯地主星上,人民都是光頭,穿著黑色長袍,也有著獨特的歡呼手勢。為了慶祝菲得的生日,則是在鬥技場中讓他獵殺三名亞崔迪家的俘虜。再再顯示哈肯能家是邪惡的好戰勢力。不過菲得登場的這場戲,也是我喜歡的片段之一,為了還原羯地主星所在的星系的太陽是發出紅外線光,導演特別用紅外線攝影機來拍攝,讓畫面呈現都是黑白色的。相比 1984 年《沙丘魔堡》電影裡的菲得是瘋瘋巔巔的殺手,這版的菲得顯得冷酷多謀,很有反派魅力。

保羅與菲德的一對一最終決戰也相當精彩,沒有過份的晃動鏡頭,可以很清楚地理解發生了什麼事。看了幕後花絮知道他們都為了戲中的打鬥練習了很多,也才知道在鬥技場跟菲得打到最後的那名演員就是本片的武術指導。當然最終保羅贏得勝利,在獲得漠大的權力後,準備向宇宙的氏族宣戰,然而此舉讓卻保羅的心上人荃妮感到生氣又失望,同時保羅夢到的聖戰已經被觸發。

GT:跨界玩家

gran-turismo-poster

《GT:跨界玩家》是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,主角揚從小就迷上《Gran Turismo》,並且夢想成為一名職業賽車手。有一天在遊戲賽道上創下的最佳記錄,讓他獲得參加由 Nissan 與遊戲開發商共同舉辦的「GT 學院」的機會。這個學院聚集了 8 位頂尖玩家,並把他們培養成職業賽車手,最後篩選出 1 位來參加他們的車隊。這對於一直被家人反對玩遊戲的揚來說,無疑是可以證明自己的機會。

雖然這類電影可以知道主角的結果,但是過程怎麼發展才是電影的重點,與家人的衝突、訓練的艱苦、被職業選手看輕,一再地為主角的成功加上更多的份量,也知道這結果得來不易。電影的賽車畫面也都是實車實地拍攝,就為了給觀眾最真實的比賽體驗,而故事的真人揚也在電影中擔任特技替身。比較可惜的是賽車中的畫面不夠長,經常在人物跟賽車間切換,看得不夠過癮。《Gran Turismo》也是我第一款接觸的賽車遊戲,所以得知這部電影時,就一直有興趣。但上映那時沒有時間到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,直到在 Netflix 上架,才有機會補完,看完覺得如果當初能到電影院體驗引擎的轟隆聲,那感覺一定很棒。

秘境探險

uncharted-poster

《秘境探險》是同名遊戲的改編電影,主角奈森流著探險家的血液,原本在酒吧擔任酒保的他,遇到寶藏獵人蘇利文告訴他正在尋找埋藏的黃金,而原本的合伙人就是奈森的哥哥ー山姆。山姆在奈森小時候,為了不想被因為多次闖入博物館偷東西被關而逃離孤兒院,雖然當時約好會回來找奈森,但是這個承諾一直沒有兌現。做為幫助蘇利文,同時為了尋找哥哥山姆的下落,奈森踏上這趟尋寶旅程。

做為尋寶冒險電影,肯定少不了謎題、陷阱、覬覦同個寶藏的壞人與同夥的背叛。只是可惜的是,覺得這部電影對這些要素只是把它放進去,但沒有加深刻劃。劇情的走向可以猜得到,但也沒有意外的發展。像是敵人可以找到最後的埋藏點,只是因為剛好看到主角開船往那個方向移動,雖然可以合理解釋為什麼敵人可以到達那邊,但就是選了個最普通的原因。最驚喜的反而是彩蛋,像是遊戲制作公司頑皮狗的貼紙、遊戲中奈森的真人演員諾蘭也有參一腳。另外就是當主角奈森無意戴上腋下槍套背帶,成為遊戲中的造型時,更是令人興奮。

小丑:雙重瘋狂

joker-2-poster

原本以為作為《小丑》的續作,再加上「雙重瘋狂」的副標題,覺得這次應該是要開始讓高譚市瘋狂了,然而整部電影就只有「亞瑟」沒有「小丑」。每當你以為亞瑟要開始瘋狂、情緒要爆發的時候,亞瑟就退縮了,說其實自己沒有想要成為小丑,電影看完只留下壓抑的感受。

不過滿喜歡電影前半的部份,使用歌舞做為小丑的內心幻想或是情緒延續。歌曲用在美國脫口秀中由 house band 演奏的那類爵士樂,搭配戲謔的歌詞,以及一直在背景的不協調單音。雖然充滿脫口秀的那種戲謔歡樂氣氛,但不協調的單音也帶著壓抑感,彷彿說著這一切只不過是個「Joke」。但是這種穿插歌舞表演的形式到了後半反而變成一種濫用,一到需要表達內心情感的時候,就開始唱歌,反而相當破壞節奏,甚至覺得有點煩燥。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配合 Lady Gaga,才用歌舞表演的形式呈現。只是具體地把情感用歌詞唱出來,反而覺得有點多此一舉,畢竟不是所有情緒表現都適合用歌舞呈現。不過在只有小丑的幾場戲中,瓦昆還是有只用演出,就把小丑的內心狀態直接帶給觀眾,當下覺得瓦昆的演技真的很厲害。

從劇情來看,這版的小丑不會是以往大家對小丑的印象,雖然看起來是還想要有續集,但是亞瑟的故事應該是到這裡為止了。如果想看小丑發揮的話,這部電影不是個好選擇。